时间:2022-10-23 03:24:13 | 浏览:367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掌握实用的孕婴、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
导语:很多家长对早教与早教班的概念没有弄清楚,想通过早教班把自家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你就真的错了!真正拉开孩子距离的,不是早教班,而是“万能”的家长!
先来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你接受孩子是一个平凡的人吗?
我猜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无论怎么样都接受,但是看到别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了早教班,或者是大家聊天的时候,一听“别人家的孩子”样样厉害,一个个的牛娃、鸡娃……你还能淡定的拍着胸脯说,我接受孩子是一个平凡的人!
如果能接受,那恭喜你晋级了;
如若不能接受,你想什么法子呢?
在《共识》节目中,冯仑先生和张朝阳先生探讨了“教育应不应该叫人接受平凡”的话题。张朝阳认为,教育应该叫人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要活出独特和意义,创造出一些东西,活出不凡。冯仑认为,应该接受平凡。平凡不等于平庸和无为,每个人要能接受各自的性格差异,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共同的一种功利主义的升官发财的唯一标准,要尊重每个人对自己个性发展的权利,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在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上把它做好,让自己开心。
对于他们的看法,你认同谁呢?
孩子在我们手里,如果家长比较霸道,那孩子只能唯命是从,你让他上早教班他就得去,让他学什么就得学。
如果家长是跟孩子商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该不会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
那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到底用不用去早教班呢?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
近年来,早教产品“触达”的年龄越来越低,从从3—12岁,到2—8岁,再到1—3岁、0—3岁。从“早教”到“早早教”,到“早早早教”,这样早早早教真会让孩子变成牛娃吗?
请别忘了他还是个孩子呢!
同时也请家长们区分早教和早教班的不同:
早教是对孩子进行各种启蒙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打基础的内容;
早教班是对孩子打基础内容实施的一个场所而已,要不要上早教班,要三思而行,因为很多早教班里的内容,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对孩子进行,而避免了花冤枉钱。
3岁内的孩子,应该是多由父母陪伴,尽情地玩,尽情地与大自然拥抱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是孩子发展感官和身体的关键期,不要着急的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别急着让孩子输出,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厚积薄发。
早教班里进行的很多行为,在家里也是可以进行的。
1、发展身体
小孩子嘛,注重身体的大运动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根基,才更有利于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对于身体的发展,有的家长也是爱比较,毕竟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有的孩子走路早,自己的孩子还在爬呢,这就受不了了,赶紧的让孩子学走路,千万别着急,孩子的身体发育是有规律的,多爬反而更有利于走路顺利。而且爬行的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千万别跟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在家让孩子发展身体水平,也可以模仿早教班利用家里的物品来当道具,对孩子进行训练。
2、发展感官方面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早教的一种方式,但是别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别觉得非得把多少绘本看完,把几首诗背过才算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如果过于追求速度,孩子的眼睛是跟不上趟的,别忽略了追视能力,放慢速度让孩子跟着你的指点去看,反而更认真地看了。
再比如孩子画画,坐姿也要注意。
都不要把孩子的“产出”作为重点,要注重基础。
3、社交能力的发展
总是在家里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只要天好,尽可能带孩子到大自然、公园、小区里去玩,多让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对于他的性格培养也有好处。
尤其是孩子会走路之后,是喜欢外面的,到处是新鲜事物。在孩子接触人的同时,家长用心点,可以带孩子观察。
别认为孩子的进步是在早教班里提高的,真正拉开孩子距离的,其实还是父母的陪伴。
4、选对孩子的玩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玩具,玩具玩好了也能开发智力。但是给孩子买了玩具后,千万别着急的教孩子怎么玩。
先让孩子自己摸索,说不定能玩出新花样,那如何给孩子选玩具呢?
(1)开发感官类,对于小宝宝来说可以买一些认知类、触摸类、带声音的玩具,刺激孩子眼睛、双手、耳朵的开发。
(2)益智类,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抗挫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艺术类,重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4)扮演类,孩子都喜欢厨房玩具、进行角色扮演等,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提醒家长,同一类型统一功能的玩具都有很多种,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也不用一次性给孩子选太多玩具,多了反而不能专注。
……
还是那句话,早教在哪都可进行,不用非去早教班,当然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又想让孩子有个直接的早教环境,那去早教班也可以。先想好早教的目的,不要盲目追求结果。
“弱视当天见效,近视3到5次效果明显。”......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相信不少家长会心动想带着孩子去试一试资料图。央视财经近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判决显示一家“慧视力”视力矫正中心服务宣传册针对视力矫正存在夸大、虚假内容误导消费者接受
编者按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我国近视患病人数超过4.5亿人,居世界首位;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达40%~72%,近视防控问题已日益严峻。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为此,我们特别专访了解放军第三医
正值暑假,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矫正视力,希望孩子们开学的时候眼睛有个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但是,家长们在为孩子视力着急的同时,由于对近视治疗的了解有限,引发了对一些必要治疗的抵触,甚至走入误区。担心一:散瞳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影响第一
经常听到来爱尔眼科看诊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抱怨:孩子一天天长大,近视度数也跟着猛长,一年间近视度数增长了200多度,都换了两三副眼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是在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孩子视力跟坐滑梯似的下降,镜片却跟画圆一样一圈圈增厚。孩子近视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有多严重?最新数据来了!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覆盖全国1033所幼儿园和3810所中小学校,总筛查人数111.74万,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6.92万,各年级段中小学生1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5%,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3%的1.5倍,近视率居世界之首。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视力矫正和保护刻不容
来源:人民健康网日前,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和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共同主办的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系列科普活动在线上举办。11位近视防控专家在线分享爱眼护眼知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又是一年毕业季,不知有多少迷茫的孩子还在匆忙的选择自己的路,在多条路中纠结,最近不时有同事朋友过来问我,我谁谁家弟弟妹妹毕业了打算报个PHP培训班,不知道选择哪个培训班好,我有些激动愤怒的回答,真要学习的话就做好比较选择课程体系最新的,学
很多妈妈都会觉得电视是孩子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小学近视人数高达40%,更是让妈妈们对电子产品都产生了厌恶感。但是研究表明,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真的不是导致近视的直接原因。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长期注视屏幕会造成视力
“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应该端口前移,把0-6岁的孩子近视率降下来,青少年的近视率才能真正下降,”在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圆桌论坛——“关爱儿童 护航成长”主题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