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2:59:49 | 浏览:36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支杭菲 葛晓斐 王盼
晚托三周以来,老师、同学、家长们的感受如何?
作为杭州市西湖区第一批开始学后托管的学校,杭州市留下小学推行“5+2”服务时间(一周五天,每天低段15:40~17:10、中高段15:40~17:40),实施“1”和“X”应托尽托的托管模式,考虑到学生一天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确消耗不少能量,学校贴心地设置了课间10分钟的点心时间,很好地解决了孩子们的“饥饿问题”。
“1+X”学后活动中,“1”是指学校提供的晚托(晚自修)服务,教师充分利用好学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作业辅导与答疑。“X”是指学校安排的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在留小的校园里,放了学,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散打、功夫扇……十八般武艺都能玩得转,体育类晚托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培养了学生坚毅品格。
优美的歌声回荡在校园里,柔美的舞姿在老师的指导下尽情展现,鼓乐队的声音不甘示弱,奏出了一曲曲动听的音乐,音舞类的课程帮助同学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软件编程大有用处,小小的电脑连接着同学们的思维,科技类晚托用键盘与鼠标的配合,打开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美食制作、多种文化体验之旅、趣味拼读等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动手能力,素养类的晚托让学生能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也能领略多国文化之美。
围棋、国际象棋、跳棋,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不断在棋盘上跳跃,手上拨弄的棋子成了他们决战的武器,智力类晚托项目让学生不断开发大脑、挑战自我。
为了把学后托管做实、做细,学校和老师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对学后托管工作进行了创新。“将晚托课程和社团课程结合,校本化实施,开出孩子们喜欢的成熟的精品课程,提供给他们选择。”晚托课程也纳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晚托三周以来,学校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反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程序员培训班需要多少钱?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毕竟不管是互联网行业,还是新时代的数字经济、新基建都是离不开程序员这个岗位的。因为很多新技术、新岗位都需要相应的程序员。比如开发搭建网站需要PHP程序员;APP开发和嵌入式开发需要Java程序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孩子近视了该怎么办?”“做矫正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了吗?”……暑期往往是儿童近视的“加速期”以及“就诊潮”,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协”守光明科普团队整理了家长们关注较多的近视防控问题,为您一一进行解答。什么是近视?近视是
眼睛是孩子对话的窗户,通过眼睛能够看到世间万物。要是眼睛出现了视力模糊的状况,那么这美好的世界就会变得朦胧起来。我们经常都能够看到很多的孩子戴着眼镜,看起来他们就像一个个知识渊博的小博士,但实则戴眼镜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比如天气寒冷的
果果今年3岁了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由于老人腿脚不方便果果自然少了很多户外活动呆在家里干啥呢?手机、平板、电视机是不是已经快成为现代儿童居家套餐标配了也是多少娃爸娃妈提起来就头大的配置但谁能想到果果在看电视的时候离电视屏幕越来越近到医院一检查全
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邰梦云“我娃四岁近视300度,拉我进群”“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降度数的方法,求进群”……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分享的一篇通过按摩、护眼仪等治疗近视的文章,引来不少家长在评论区“抱团”,希望找到良方治疗孩子近视问题。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近视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更是近视的主要人群。如今,随便走进一间教室,戴眼镜的孩子可达半数甚至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近视是如何发生的?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原标题】专家:一些家长对近视存在认识误区新华社银川4月29日电(记者艾福梅)我国正全力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认为,家长是防控近视的关键,但一些家长却存在误区,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银川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徐惠芳说,当前家长对近视最大的误区就
走在街上常常可以看见小朋友年纪小小却早已在小脸蛋上架上了镜框,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小朋友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近视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那么除了因为过多接触电子产品之外,小朋友们近视的原因还有哪些呢?一起来盘点一下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各种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孩子不是看电视剧就是玩游戏,有时候眼睛还挨着屏幕特别近。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引导,导致不少孩子年纪轻轻就戴上了眼睛,这个时候家长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儿童近视是什么原
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 “小眼镜”隐忧何以破除?(尹志烨/人民图片)(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 (赵鹏)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夏小末(化名)戏称自己为“眼镜伴侣”,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