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2:55:57 | 浏览:5172
不容易!“双减”落地后,杭城中小学晚托首日现场直击
家长轻松了,就是有点费老师
前天,是“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杭州许多中小学实行晚托(晚自修)的第一天,孩子、家长和老师都适应吗?记者分兵几路,到几所中小学门口蹲点,发现不少问题。
杭城晚托实行“1+X”,“1”是指学校提供看护性质托管服务,小学生在教师管理下,自主完成作业、预习、复习、阅读等;“X”是指学校安排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社团活动,供参加托管的小学生选择。于是,有的孩子单纯选“1”,有的孩子选“1+X”,这样一来,算上不参加晚托的孩子,许多学校放学时间分成了三批(也有学校将“1”的时间延长到2小时,和“1+X”一样,则分两批放学)。
如此一来,家长是轻松了,就是有点费老师。
孩子找不到教室
社团老师找不到娃
下午5点,一位有着近10年教龄的班主任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累到虚脱。
“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又不能上课,整整两小时的晚托班,也不知道让他们做点什么好。”这位班主任说,怕孩子们等到晚6点放学会饿,所以开始让他们和春游一样,开开心心吃了一会儿零食。然后,引导他们看课外书,“可是这么点大的小朋友哪里坐得住!好不容易让几个聊天聊嗨的小家伙控制住了音量,旁边几个小家伙又开始满教室走来走去……”
这位老师说,虽然以前也有晚托班,但参加人数不多,尤其低年级,考虑到孩子比较小,参加的人数更少了。而“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加大了晚托的宣传力度,家长和小朋友报名很积极,自己班里总共40多个孩子,有30个报名,其中有些家长本来不打算报名,一看报名的人多,也随大流报名了。
30个一年级小朋友,不用写作业,不用上课,就这么坐在教室里两小时。
基础晚托班管理不易,“X”社团的老师们也很辛苦。有老师告诉记者,当天的社团课,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满学校找孩子——社团课是走班制,每个社团有固定教室,学生却是来自各个班,结果有的孩子忘了上课教室在哪里,有的孩子说自己报了名,但老师在名单上找不到……
一直到昨晚7点,有校长还在组织班子成员开会,商量第二天的应对和改进办法。
孩子有点饿
门口有点堵
除了“老师剧累”,有校长还用“孩子剧饿”、“校门剧堵”来形容晚托第一天的情况。
在采访中,大部分爸爸妈妈对晚托班都相当支持,也有几位家长并不赞同,原因就是担心晚托班放学晚,怕孩子饿坏。
家住市中心的蒋奶奶说:“晚托班都是有接送困难的小孩上的,我们又没有,不知道他爸妈为什么还要他来上,晚上六点接太晚了,我们担心他饿坏了。”
对此,钱报记者在市中心一所小学的校门口看到,不少娃一出来就接过爸妈手里的小点心啃了起来。二年级的夏同学说,“现在比平时要晚放学两小时,我在里面早就开始饿了,老师说以后能带小零食,今晚就想和妈妈去超市里买一些。”
至于校门口的拥堵情况,则因校而异。在杭州闻涛小学,记者拍下了三个时段校门口人流量进行对比。副校长朱玲敏介绍,学校灵活的晚托制度把选择权都交给家长。“晚托班除了可以选择上几节,还能选择组合方式,1+X、1+1、X+X都可以。家长也可以根据家里的时间安排,选择每周固定的几天让孩子上晚托。”
学校正常放学是从下午3:35开始,但当记者提前10分钟赶到学校时,只看到校门口防护栏外稀稀落落站着十几位家长。有两位奶奶提着乐器盒等在门口,一问原来是孩子吹的中号。“小孩子是参加晚托的,我们只是放学后给他们送一下乐器,他们课后要拿来练的。等下晚托结束了再来接一趟,反正住得近。”
据了解,闻涛小学参加晚托的学生不少于90%。绝大多数学生此刻还留在学校,等待下午3:40开始的第一节晚托,所以也难怪校门口看着空荡荡。
该校的“1+X”晚托班共两节课,低年级下午3:40-4:30是第一节晚托,下午4:40-5:30是第二节晚托,其余年级依次错峰后移。家长可以根据时间安排,选择不上晚托、只上一节或者两节晚托,因此就有了三个放学时段,但大多数孩子都报了两节晚托班。
所以,放学高峰期集中在晚5:30左右,校门口出现了一定的拥堵。
初中晚自修相对淡定
晚餐也错峰就餐
看过了小学的晚托班,初中的晚自修情况如何?
滨江区本周率先启动了初中晚自修。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初中部的晚自修从晚6:20开始,同样是两节课,考虑到错峰放学,初一持续到晚8点,初三到晚8:30结束。和小学晚托班比起来,初中晚自修,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要淡定得多了。
学校晚自修统一为自愿报名,但85%左右的学生都选择参加。因为学生人数多,每个年级都有四、五百人,所以学校晚餐也是错峰就餐,从晚5点多一直持续到6点左右。
晚自修开始后,记者在八年级教室走廊外看到,教室内班主任坐在讲台上管班,班委点完人数确认后,在黑板上写下“应到36人,实到36人”。底下的学生都在埋头完成当日作业,专注度很高。
初中部副校长杨明章介绍,学校第一节课是自修,给学生完成作业,初中作业量控制在90分钟内,所以一般用不到两节课,大多数同学可以把作业完成,剩余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复习、预习和阅读,语文、英语老师也会给学生推荐书目。
晚自修虽然不安排老师讲课,但第二节课会有学科老师来答疑。由于晚自修刚开展,学校也正在探索改进,目前每个年级各学科会安排两名老师答疑。对于部分学科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会多加关注,进行个辅或面批,前提是保证课堂安静。
相比已经适应初中生活的八、九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一开学就上起晚自修,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上完一天的课,晚自修坐不坐得住,能不能保持专注度,这也是七年级同学现在要锻炼的。”杨校长说。
来源:钱江晚报
南都讯 记者 钟丽婷 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在梧州上空坠毁,机上共132人。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平安保险工作人员赶到白云机场负责对接遇难家属的理赔事宜。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白云机场,平安保险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机场,
才四年级,已经1500度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知道原因后父母后悔不已5岁,近视400多度8岁,近视800多度11岁,近视1500度……近日,福州11岁的小宇(化名)在福州市第一医院眼科,重新做了验光、眼轴和眼底等检查,当眼科主任陈占彪拿出检查报
寒假期间,又到了家里孩子的快乐时刻。不过,频繁看手机、打游戏,孩子的小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眼镜”。家长们快跟随教育小微一起,把有关近视的知识学起来吧——01坚持不戴眼镜,近视会得到改善。这是真的吗?有不少家长认为,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孩子近视了该怎么办?”“做矫正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了吗?”……暑期往往是儿童近视的“加速期”以及“就诊潮”,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协”守光明科普团队整理了家长们关注较多的近视防控问题,为您一一进行解答。什么是近视?近视是
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邰梦云“我娃四岁近视300度,拉我进群”“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降度数的方法,求进群”……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分享的一篇通过按摩、护眼仪等治疗近视的文章,引来不少家长在评论区“抱团”,希望找到良方治疗孩子近视问题。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近视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更是近视的主要人群。如今,随便走进一间教室,戴眼镜的孩子可达半数甚至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近视是如何发生的?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原标题】专家:一些家长对近视存在认识误区新华社银川4月29日电(记者艾福梅)我国正全力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认为,家长是防控近视的关键,但一些家长却存在误区,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银川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徐惠芳说,当前家长对近视最大的误区就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董童)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眼
小十君身边的孩子很多,大多都是3-6岁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像我看到最多的场景的,小孩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爸爸妈妈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电子设备仿佛是一个保姆一般帮忙着照顾和控制住孩子,让他们不吵不闹。世卫组织在今年的“爱眼日”发声了:这是世卫
【让孩子远离近视,此文请家长收藏】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近年来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又该如何预防呢?这份护眼指南快存好!转给你关心的TA!(倪雯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