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2:54:01 | 浏览:368
导语:现在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进行得如火如荼,受到了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双减,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课后延时服务则是为家长解决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
这两个政策,对家长和学生非常重要,但是自从实行课后延时服务以来,老师们的争议就不断。
有的老师觉得课后延时服务的补贴费用有点少,有的老师觉得课后延时服务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表示自己很不愿意。
老师们不只是私下里表现出来自己的不满,竟然还公开在班级群里,劝退晚托,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怎么回事吧。
这位大胆的老师是浙江省宁波的某个小学的小学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在班级群里公然表示,我来上班的第一天,学校的意思就是要劝退晚托的孩子。
还表示现在学校没有晚饭,学生在放学后,肯定是很饿的,以后白天越来越短,不利于学生进行晚托。最后还用一种威胁性的口吻说,不心疼孩子就托吧。
这件事情引起了家长的不满,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下班时间比较晚,孩子放学的时候,不能接孩子。
没有想到的是,老师的话语让人更是很气,老师直接说,家里没人了?单亲家庭?托管学校门口没有?
从这一系列老师的问话中,我们能够看出来老师既不尊重家长又很不负责任,引起家长的声讨也是在所难免的,就有愤怒的家长直接把老师的聊天记录截屏给学校的校长了。
校方做出严肃处理
学校经过调查,查明了这个老师确实存在不愿意为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决定给予开除的严重处罚,家长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拍手叫好。
其实,这位老师,公然劝退晚托,无外乎因为两点原因,第一是因为自己下班时间变晚,自己下班没有多余的空闲时间,第二个原因就是不满意学校的补贴,觉得学校的补贴太少了。
不论是这两种原因中的哪一种,教师都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都是自私的一种表现,学校给出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意外。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准则,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教师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自然是有自己一定的职业标准的。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终身学习、教书育人,教师公然劝退晚托,严重的违背了关爱学生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是不好的行为。
老师有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因为这是教师不关心学生的一种表现,如果教师的建议真的实行的话,学生就是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学生心理会很难受,不利于自己更好的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教师公然劝退晚托违背了职业道德,不利于学生进步,这样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学生才能更加进步呢?
1、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做出心理上的疏导
学生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青春期的学生敏感而脆弱,教师需要去观察学生的心理,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2、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对学生产生偏爱,这样会让学生心理不平衡,甚至不自信。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笔者寄语:教师公然劝退晚托的行为,着实很不妥,学校给出的处理结果,足以让很多教师心中有数,不能做出任何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情。
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和家长,有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有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决心,这样才是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总之,笔者希望,老师为学生要尽心尽力,也要付出自己的全部身心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
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对教师给予应该有的尊重,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才是对教师最大的爱。
今日话题:你认为教师应不应该公然劝退晚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孩子近视了该怎么办?”“做矫正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了吗?”……暑期往往是儿童近视的“加速期”以及“就诊潮”,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协”守光明科普团队整理了家长们关注较多的近视防控问题,为您一一进行解答。什么是近视?近视是
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邰梦云“我娃四岁近视300度,拉我进群”“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降度数的方法,求进群”……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分享的一篇通过按摩、护眼仪等治疗近视的文章,引来不少家长在评论区“抱团”,希望找到良方治疗孩子近视问题。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近视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更是近视的主要人群。如今,随便走进一间教室,戴眼镜的孩子可达半数甚至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近视是如何发生的?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原标题】专家:一些家长对近视存在认识误区新华社银川4月29日电(记者艾福梅)我国正全力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认为,家长是防控近视的关键,但一些家长却存在误区,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银川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徐惠芳说,当前家长对近视最大的误区就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董童)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眼
小十君身边的孩子很多,大多都是3-6岁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像我看到最多的场景的,小孩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爸爸妈妈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电子设备仿佛是一个保姆一般帮忙着照顾和控制住孩子,让他们不吵不闹。世卫组织在今年的“爱眼日”发声了:这是世卫
【让孩子远离近视,此文请家长收藏】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近年来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又该如何预防呢?这份护眼指南快存好!转给你关心的TA!(倪雯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
大家好,我是超爱写科普的眼科医生游玉霞。我的专业方向是眼视光,所以门诊接触到的小朋友,大多是患有视力问题的。前几天有个报道:4 岁的孩子近视 600 多度。现在近视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更严峻的是,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出现近视。家长都很发愁,特别
昨天是“世界视觉日”,世界视觉日活动始于200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日期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在人生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眼健康问题各有侧重,一旦错过时机,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防控越来越
全国小学生近视比例已达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为87.7%。[1]老师,我家孩子前几天检查出近视两百度,可不可以把他座位调到前几排去,他看不清。首先,座位并不是越靠前对眼睛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