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规律一: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
心理学规律一: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是不是有些像中国一句俗话“蹬鼻子上脸”哈。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这个心理学效应来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1966年做的一个叫“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
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首先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然后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之前没接触过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
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在孩子完成要求后获得的成就感中,再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时孩子可能更乐意接受。
一个大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的目标,分阶段一步一步达成,同时还收获了愉快的亲子关系。
使用本规律注意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然可能真成“蹬鼻子上脸”了哈。
心理学规律二:贴标签效应
从前有一位年轻有为的都市白领。
英俊的外表,整洁得体的衣着,看上去就像是一位讲究生活品质的绅士。
只有与这位青年亲近的朋友、家人才知道,其实他十分邋遢,家里永远跟狗窝一样乱糟糟的。
后来,这位青年交女朋友了,女朋友突然提出要去这位青年
这位青年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房门,以为自己一定会被数落,谁知屋里竟然被打扫得焕然一新。
原来,这位青年的妈妈刚来过,给儿子的“狗窝”做了大扫除。
这位青年如释重负。女朋友却误会了,惊讶地说:
“没想到你这么会做家务!太厉害了!太整洁了!崇拜!”
这位青年顿时感到不好意思,他接受了女朋友的赞美,却在心里下决心,不能再像从前一样邋遢混日子了。
从那天之后,他开始卖力地收拾布置房间,偶尔还能做一两道家常小菜
被女朋友表扬几次,后来这位青年真的变成了一个做家务的好手。
这位青年的女友,简单两句话就给这位青年贴上“居家男人、家务高手”的标签,让人情不自禁地顺着她的标签做事,变得“听话”。
那么,什么是“标签效应”呢?
当某个人被某类词语或者名称贴上了标签时,他就会在潜意识的进行自我管理,使自身的行为与所被贴上的的标签词语相一致。
这种现象,就叫做为“标签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总是对着孩子说“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父母所说的“笨蛋”。所以,父母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给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在生活中仔细找出孩子在这方面做到的一点一滴,然后表扬得具体到位,让孩子感受到这句表扬不是空话。然后父母关注什么就会放大什么,慢慢地孩子就成为你一直具体表扬的那个样子了。
心理学规律三: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有表扬,也会有批评。父母批评孩子的目的是教育,不是为了发泄个人的情绪。批评时不能超过限度,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没完没了地说教,往往让对方产生听觉疲劳,甚至让人极度反感,反而达不到说服目的。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