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23:53:01 | 浏览:899
早教非常有必要,但早教不是越多越早就越好。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对孩子充满爱的照料,让孩子身体、智力和社会化情感等方面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好的早教。只有意识到这点,我们才不会迷失。
很多孩子一两岁的宝爸宝妈会问我:需要送宝宝去早教机构吗?什么样的早教机构比较好?总之,一提起“早教”这个词,大部分父母会马上联想到“早教机构”,仿佛“早教”只能在“早教机构”中才能进行。而事实上,早教实际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宝宝从出生后所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视为早教的一部分——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邻里关系等都会影响宝宝的发展。所以当我们说起早教的时候不应该局限于早教机构。
还有很多父母因为宝宝在早教机构中的表现不理想,而质疑宝宝的能力或者发育不正常。有好几位妈妈曾私信给我,都流露出焦虑。比如有一位妈妈说,我家宝宝去上早教课,跟着老师没做几分钟就想走开。老师批评他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规则。她很着急地问我,怎么才能让宝宝集中注意力更久?
其实一两岁宝宝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者不能长时间跟着集体做活动,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一阶段中,他们最喜欢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感兴趣的事物。如果父母不理解这一点,老师的一些负面评语就会让他们非常焦虑。有的家长还对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流露出非常明显的消极情绪。殊不知父母的消极情绪反而会影响宝宝的学习,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令孩子丧失兴趣、学习倦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正因为早教机构的不尽如人意以及对早教的误解,很多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崇尚所谓的“放养”——撒手不管。直到孩子上了小学,出现各种问题才急了。有妈妈在网上向我求助:自己一贯践行快乐教育,学前对孩子没有任何辅导,结果孩子上了小学跟不上,天天被老师差评,自己每晚都忍不住对孩子咆哮。这种情况又是走向了父母毫不作为的极端。
早教不等于“早点教”,但父母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让孩子“野蛮生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早教,为什么要进行早教,早教应遵循的儿童成长规律是什么,然后再来解决什么样的早教是好的早教这个问题。
早教需要符合宝宝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输入宝宝大脑的信息,方式和强度都要适当。比如,在出生后的头一两个月,宝宝喜欢看对比明显的图片,最好是黑白图片;到6个月的时候,宝宝对颜色的知觉才和成人差不多。所以,我们提供的视觉材料,要符合宝宝视觉发育的阶段特点,不应一味给他们看色彩丰富的图片。另外,我曾经看到,有妈妈对着一两个月大的宝宝使用闪卡,每隔几秒钟就换一张图片让宝宝看。这样的信息输入太多太快,而宝宝并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受这样的刺激,反而有害无益。
在0~3岁期间,和父母或祖辈的互动是宝宝各种信息输入的主要来源。这些互动需要有适度的频率,让宝宝有反应的时间和空间。现在,我们常常提到“高质量的陪伴”一词,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并不等于成人一刻不停地哄孩子、陪孩子玩或者逗孩子。
有些成人特别宠爱孩子,不顾孩子的节奏,不停地对着宝宝讲话、大笑,或者隔一会儿就为宝宝换一个玩具。他们和孩子的相处,其实不能称为互动,因为成人是主导,是发动者,宝宝只是接受者。同时,宝宝本身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如果成人一直不停地说话、逗笑,他们能够静下心自己观察、自己动手、自己体验的机会就少了,他们会迷失在这么多的信息里。很小的婴儿无法承受频率和强度过分的互动,在面对这样的情景时,有的宝宝甚至会转开自己的头或者闭上眼睛来保护自己。
有些父母总想让宝宝学习一些技能,比如看图识字、数数。我曾经收到家长私信,问我该不该让宝宝去上个画画班。我一问,孩子才两周岁。其实对于两周岁的宝宝,应该先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让他们操作各种物品,而不是画画。对于幼儿来说,通过大量的练习,即使可以加速一些技能的发展,也不太可能加速情感发展,这是由大脑负责情感区域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发育速度决定的。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的迈克尔·纳格尔(Michael Nagel)博士指出,因为孩子的情感调节能力、压力调节能力都有限,如果父母让他们太早接受太多学习任务且目的性太强的话,很可能会破坏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对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将来的长期发展都很关键。所以父母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的学习窗(learning window) 是比较长的,充满了多种可能性的发展期间,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越早开始学习某些任务会越好,或者幼儿必须长期处于过多信息、过多练习(hyper-stimulated)的环境里。相反,父母应该关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爱和稳定的环境,关心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他们的技能进步。
特别声明:所有内容均获中信出版社授权连载,其他平台及个人不得转载。本文节选自《养育的选择:13个育儿困惑解答给你一个科学教养观》陈忻著。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宝宝还不到一岁,想给宝宝做做早教,但是外面的早教班都好贵啊,去试听了集几节,感觉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带着宝宝玩,那是不是把这些玩具买回来自己在家陪宝宝玩,也可以呢?”当然可以啦!早教中心也是根据不同年龄宝宝发育特点设
一直关注我们的家长都知道,我们之前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给家长们推荐了相应的适龄玩具。动图来源于soogif3~6 岁的宝宝差不多都背上了小书包,走进幼儿园开始了新的群体生活。今天终于到了 3~6 岁以下宝宝专场,玩具推荐第三弹来啦。
玩具,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玩具给宝宝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了不起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他们认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这个乱花迷人眼的互联网社会,到底哪种玩具最适合宝宝呢?
不过个人觉得,月龄是一方面,如果想要用玩具来培养宝宝的一些能力或者兴趣,那么就要从玩具的功能性来选择了六六妈咪吐血整理,五鸡肋,不踩雷❗️音乐类早教玩具火火兔架子鼓大脸猫钢琴颜色类早教玩具谷雨游戏桌六。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盼着他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在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家长也从。自从有了宝宝以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艰辛中透着甜蜜的滋味。
对于父母来说,究其一生都在为孩子的事情奔波忙碌。从孩子出生父母就开始为孩子的吃穿忙碌,在孩子上学的时候父母就奔波在各大校园进行考察,等孩子长大后父母又开始担心孩子的工作婚姻问题……,一系列的事情都足以说明父母这一生都在默默地为孩子付出着。对
✅工种: #蒙氏早教师姓名:熊阿姨✨编号:278155证书:健康证,育婴师证,早教证经验:8年等级:金牌带小孩阿姨年龄:43岁(1979年)学历:中专籍贯:陕西属相:羊体重:57 KG身高:163 CM➖➖➖➖➖➖➖➖➖➖➖➖➖➖➖➖专业技
不知道阿姨们对于育婴师的理解是什么?小编最近接触了很多想要找育儿师的雇主,发现他们是非常愿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资,尤其是早期教育方面。在如今这个二胎时代,懂早教的育儿嫂更是家政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香饽饽。
毫无疑问每个家庭都需要进行早期教育,但是进行的方式却会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以下将会逐一分析。这是一个有普遍规律的问题,但又极具个性化。文/兰海父母经常问我,是否需要早教,或者什么时候开始早教。
玩具,在孩子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游戏是孩子们的工作,那么,玩具就是孩子们的朋友。一起来看一看。玩具对宝宝成长有哪些促进作用?1、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