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爸爸帮女儿秒变迪士尼公主:聪明的家长,这样陪孩子“疯”

2022-08-27 15:53:44 2428

摘要:作者:顾葱白近日,国外一位设计师爸爸火了:为了圆女儿的公主梦,他为女儿量身设计了好几款可以“变身”的公主裙。女儿兴奋地转圈圈,不停地变换裙子的花样,从贝儿到艾莎,从仙杜瑞拉到睡美人,乐得忘乎所以。不但如此,他为妈妈也设计了一套公主裙,母女...

作者:顾葱白

近日,国外一位设计师爸爸火了:为了圆女儿的公主梦,他为女儿量身设计了好几款可以“变身”的公主裙。

女儿兴奋地转圈圈,不停地变换裙子的花样,从贝儿到艾莎,从仙杜瑞拉到睡美人,乐得忘乎所以。

不但如此,他为妈妈也设计了一套公主裙,母女俩在父亲的精心巧思下熠熠生辉,满脸都是自信和幸福的光芒。

网友们不禁赞叹:谁不想要这样的爸爸呀!

想起不久前,杭州一个小姑娘在幼儿园对同学说:我爸爸是钢铁侠!大家都嘲笑她:你骗人,怎么可能?

爸爸看着伤心委屈的女儿,竟然真的穿上亲自制作的钢铁侠铠甲,去幼儿园“验明正身”,引得孩子们尖叫:“钢铁侠来啦!”

看着同学们纷纷要和“钢铁侠爸爸”合影,小姑娘得意极了,一脸骄傲和满足。

这两个小姑娘多幸福啊,她们都有一个愿意陪自己“疯”的父亲。

瑞典童话作家林格伦曾说:儿童确实需要管教和指导,但如果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缺严加管教或谆谆善诱的家长,缺的是愿意陪自己尝试不实际的愿望、疯狂玩闹的父母。

懂得陪孩子“疯”的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家长陪着疯的孩子,最健康

主演《权力的游戏》《海王》的美国演员杰森·莫玛是个很爱疯的人:

“去野营,篝火,玩音乐,诉说倾听着不同的故事,活在飞扬的尘土中,我曾极端的追求那样的生活,不为任何事情而担忧。”

不过他可不是只会自己疯,而是把这股 “疯劲”用到带娃里去了,一有空就想尽办法带孩子折腾:

玩滑板、冲浪、滑雪,在野外搭帐篷,在泥地草丛里翻滚,甚至在家门口竖了一面攀岩墙……

杰森把短暂的休息时间都用在陪孩子“疯”上,在玩乐中充分舒展天性,快乐自得地成长。无论在山地和海浪,孩子们都能从容保持平衡,体能和意志不断增强,战胜了恐惧和懦弱。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游戏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的重要活动,也是教育他们的最佳途径。

玩闹是孩子天然的语言,用游戏与孩子对话,更能拉近亲子间的关系。

《小欢喜》里,乔英子在母爱的包围里活得小心翼翼,连吃美食的自由都没有,必须硬着头皮吃妈妈的药膳、燕窝和海参。乔英子越来越不快乐,甚至患上中度抑郁,最终绝望到跳海自杀。

不少观众说,哪有母女相处得这么谨小慎微,太压抑了!

相比母亲,英子更愿意和刘静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地看太空电影,吃脏脏包,喝奶茶,哪怕弄得满嘴满手都是巧克力,也能开怀大笑,不用管健不健康、影不影响学习。

在宋倩眼中,这都是浪费时间的事,可是英子却获得了最珍贵的快乐和满足。

孩子的心就像一根柔软的弹簧,时刻绷直只会让它失去弹性,愈发脆弱,直到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断。适当的“疯”则是释放压力和天性的出口,让心灵永葆活力和弹性。

一起疯的家庭,最幸福

电影《伴你高飞》中,13岁的艾米和10年未见的父亲重逢后,始终怨恨父亲缺席了自己的成长,父女关系僵到冰点。

孤独的艾米无意中发现16只大雁蛋,她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养育小雁中。转眼间,小雁们要迁徙到南方,可它们却没有妈妈带路,艾米头疼极了。

爸爸深知艾米对小雁的爱,于是他疯狂地决定:亲手制作简易滑翔机,带领小雁跨国境前往栖息地。

父女俩一遍遍练习飞行,克服重重阻碍:小雁受伤,飞机故障,猎人偷袭,政府阻拦甚至军队抓捕。

但不管怎样,爸爸始终坚定地站在女儿身边,坚持完成这不可能的“疯狂任务”。

在爸爸的托举和鼓励下,艾米最终战胜胆怯,独自开着滑翔机带领小雁抵达栖息地,阻止了开发商占用湿地的计划。

“伴你高飞”,不仅意味着艾米陪伴小雁成长,更是父亲陪女儿不顾一切地“放飞自我”。在疯狂的旅行中,坚定热烈的父爱融化了寒冰,将濒临破碎的亲子关系推向温暖的春天。

而《小欢喜》中那些陪着孩子疯的时刻,总是那么温暖动人:季胜利夫妇为了贴近儿子,放下家长和领导架子,硬把发福的肚子塞进赛车服,体验了一把孩子的速度与激情。

孩子们酩酊大醉,在泳池里闹得鸡飞狗跳,方圆夫妇非但没有气急败坏,还拿出红酒一醉方休。父母如此可爱,难怪方一凡那么暖心体贴!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和孩子一起玩儿,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很多家庭十分正常,就是缺少了些热情与欢乐。”

科恩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他建议一位苦恼的母亲在儿子顶嘴骂人时,放弃教训和吼叫,直接来一场“枕头大战”。妈妈半信半疑,认为这简直疯了。

可尝试之后发现,儿子的“抗拒脸”,只是不知如何表达负面情绪的面具,他其实非常享受和妈妈玩。嬉笑打闹里,母子的郁结释放了,关系也大大改善。

当成年人放下权威感和控制欲,体验孩子的乐趣和梦想,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死结,也就自然解开了。

聪明的家长,这样陪孩子“疯”

有一位父亲曾说:陪孩子疯一次,往往才会发现胡搅蛮缠是在求关注,爱打人可能是在转移苦闷,过分乖巧或许是掩藏委屈。

加入孩子的世界,也许享受的不止孩子,更有乐在其中的父母。

  • 全情投入

有调查显示:70%以上家长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仅4个小时,而其中40%的时间家长在玩手机电脑,30%的时间辅导作业,真正的交流时间寥寥无几。

陪同不是陪伴。对着不停看手机、打电话的人,再高的热情也会被一盆冷水迎头浇灭。

郑渊洁说,陪孩子玩时绝对不碰手机。有一次遇到不得不接电话,他就走到一边,压低声音告诉对方:我正在陪孩子玩呢!

美国教育著作《游戏力》指出:我们从没有想过,自己能坐下来多久不发火、不生气地同孩子一起玩玩弹球、芭比娃娃或其他游戏呢?又有多少次我们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管,心中只想着完成手头的工作或者做好一顿晚饭?

陪孩子疯,就要全身心融入TA的时光里,专注是最好的尊重。

  • 敢于放手

英国心理学著作《天生非此》中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概念:“爱的炸弹”。即在某段时间里,在可能范围内满足孩子的愿望。

可以是周末甚至是短短几小时,让孩子体验一把“老爸啥都干”的时刻,父母必须全然放下控制、指责和教训。

令人惊讶的是,实验案例中孩子不但很少失控,反而给出许多正面反馈,那些有暴力、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失眠甚至自闭症的孩子,都有了明显改善。

研究表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的孩子,会将惩罚、悲伤、孤独或肉体痛苦,转移为失控的情绪和攻击行为。如果父母只将这解读为“熊孩子”闹事加以惩罚,只会愈发不可收拾。

允许偶尔“疯一把”,是帮助孩子走出无力感的小黑屋,重获掌控力和满足感,体会彻底的安全感和爱的笼罩,变得平和淡定。

  • 收放自如

陪孩子“疯”并非无底线的纵容,要做到“父母包容而不宠溺,孩子自觉而知分寸”,必须温和而坚定地执行规则:疯时尽兴,收要守则。

《超级育儿师》中有个5岁的小姑娘小米,每晚拖着大人玩到十一二点才肯睡觉,否则就大哭大闹。

妈妈忍无可忍,和孩子约法三章:可以玩,但九点必须睡!

一开始,小米哼哼唧唧不上床,妈妈把她抱回房间,她哭得撕心裂肺地跑出来。在育儿师的建议下,妈妈不责骂也不说教,只是一次次平静地把她抱回房间……

反复四五次,孩子终于放弃挣扎,第一次早早地入睡了。

杰森·莫玛曾说:“我算了算,我能陪孩子的时间最多只有五年,之后他们就长大了,我不再是他们世界的中心了。所以我决定待在孩子们身边。”

孩子的人生是无法重播的电视剧,珍惜TA愿意和你尽情疯玩的时光吧,每一次打闹欢笑,都是将来回忆中闪光的钻石。

别等错过了亲子间肆无忌惮的岁月,才后悔没有参与那不可追回的美好。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