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2:51:49 | 浏览:925
如今,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是挺让人羡慕的,国家为了让教育质量得到提高,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而“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家长感到兴奋,因为孩子能快乐成长。可是,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最近,有一个班主任在群上被很多家长怼,正是因为他没有执行“双减”政策,不得已学校出面解决问题。
这个事情发生在宁波,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的行为惹怒了家长,她不希望一年级学生进行课后托管。她还表示如果是家长愿意看着孩子又黑又冷又饿,不心疼孩子的话,就让孩子托管吧。除此之外,她还质疑学生是单亲家庭,或者是没有家人陪伴的,不然也不会把孩子放在学校。
这些话从一个老师口中说出,家长显然是接受不了的,家长纷纷表示,这个老师特别负面消极,一点也不阳光。所以,是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而且,“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很多学校都这样做的,就这个班主任要求这么多,还抱怨家长对孩子不好等等。所以,大家都在家长群里面说老师不够称职,不是一个好老师。还向学校反映了这个事情,希望校长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终,校方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回应是,这个老师刚刚入职,对于“双减”政策不熟悉,所以她的行为并不代表学校的行为,学校并不是这个态度,而是很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来执行。对于这个老师,学校公开批评,由于事件影响恶劣,现在已经开除了这个老师。
网友表示,这个老师的行为确实不恰当,作为老师应该态度友善,积极乐观,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而这么受人关注的“双减”政策,她都不了解,可见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的思想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思想品德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他是否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并且能够对教师这个工作投入全部的热情。还是有部分网友觉得晚托的确让孩子很辛苦,所以他们愿意按时接孩子放学。
其实,晚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看自己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如果喜欢学习,能够在晚托的时候自己阅读和学习,就没有什么问题。而那些不能自觉学习,在晚托这个时间段无所事事的学生,早点回家可能对他来说更有益处。而这个老师,的确不应该这样说话,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负责任。对此,大家怎么看?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这两天晚上在督促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我发现他看远处东西时经常要眯起眼睛,我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天看黑板的时候感觉有点模糊,所以要眯起眼睛来看。我心里很着急,菁妈就是离开
“弱视当天见效,近视3到5次效果明显。”......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相信不少家长会心动想带着孩子去试一试资料图。央视财经近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判决显示一家“慧视力”视力矫正中心服务宣传册针对视力矫正存在夸大、虚假内容误导消费者接受
编者按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我国近视患病人数超过4.5亿人,居世界首位;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达40%~72%,近视防控问题已日益严峻。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为此,我们特别专访了解放军第三医
正值暑假,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矫正视力,希望孩子们开学的时候眼睛有个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但是,家长们在为孩子视力着急的同时,由于对近视治疗的了解有限,引发了对一些必要治疗的抵触,甚至走入误区。担心一:散瞳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影响第一
经常听到来爱尔眼科看诊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抱怨:孩子一天天长大,近视度数也跟着猛长,一年间近视度数增长了200多度,都换了两三副眼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是在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孩子视力跟坐滑梯似的下降,镜片却跟画圆一样一圈圈增厚。孩子近视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有多严重?最新数据来了!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覆盖全国1033所幼儿园和3810所中小学校,总筛查人数111.74万,包括幼儿园儿童(6岁)6.92万,各年级段中小学生1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5%,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3%的1.5倍,近视率居世界之首。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视力矫正和保护刻不容
来源:人民健康网日前,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和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共同主办的全国“爱眼日”近视防控系列科普活动在线上举办。11位近视防控专家在线分享爱眼护眼知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
说到这个代码执行流程啊,咱也不说太多,先给大家分享一张图片: 怎么样?有点了解了么。说实话,单看这个,我本人是有点懵的,不过,不要怕。咱们来慢慢地看下。 首先,在网上找的信息说PHP代码执行的顺序是这样的,第一步是词法分析,第二步是语法分析
作者:陶旖洁支持:远川研究所教育组2020年的春天,在线教育的需求全面爆发。父母们焦头烂额,把孩子按在电脑面前上网课,升学季的家长更是操碎了心,下了一个又一个软件,生怕自家孩子在家里待一个月,到时候坐到试卷面前什么都忘了。结果平台被用户挤崩